从重要会议的措辞看,内循环正在加码。
造词学在进步,概念也变的时髦,但新瓶仍然装的旧酒,所谓的内循环无非是个扩内需的老问题。
可事实证明,内需不是填入硅胶的罩杯,想扩就扩,关键前提是:
大众要有钱消费。
那么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问题,除了做大蛋糕,就是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
以民主平等为口号兴起的社会主义,原教旨加入东方传统,虽早已面目全非。
但从西方来,到西方去,不妨从号称“当代马克思”的皮凯蒂那本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说起。
用贫富分化的视角,来思考投资的问题。
1
伟大的工业革命,让人类告别了匮乏,在市场规则的照耀下,人类拥抱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广度。
暴涨的生产力虽然让人类告别普遍性的稀缺,但马上又面临着一个悬而未决的古老问题:
这个世界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分配。
到底是更公平,还是更不公平?
现代社会,无论什么主义,都不会忽视公平问题,就算身体不诚实,标语总要来几条。
但这事具体到我国,到底是要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朱门酒肉?
前有狼,后有虎,政策似乎就显得拧巴。
当然,最拧巴的,要属那些从工业革命起,就一直观察贫富差距现象的经济学家们。
在书中,皮凯蒂首先梳理了经济学上四大经典之论,即: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法国大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初期
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从重商到自由贸易的英国
马克思的资本论——社会不平等最严重的19世纪
库兹涅茨的U型曲线——两战和冷战时期
简单来说:
马尔萨斯的理论简单粗暴。
他认为人口过剩是影响财富分配的首要因素。
当务之急是立即停止穷人所有的福利资助,严控穷人增长。
李嘉图的高级一些。
他从稀缺原则出发,认为人口和产出开始稳步增长,相对其他商品,土地会越发稀缺;
如此一来,地主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会越来越大,从而破坏社会平衡。
老马则更进一步。
老马生活的时代,资本主要是工业设备而非土地,那么意味着资本累积没有上限。
在“无限积累原则”下,资本将不可逆转地不断积累,并最终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
要么是资本收益率稳步降低,引发资本主义大内战;
要么是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无限制地增长,引爆工人运动,一个幽灵……
看来,那时的主流非主流经济学家,也是阴阳怪气,一副你球药丸的样子。
当然,树靶子,是为了更好的批判。
在作者看来,以上三位对贫富差距的讨论都存在问题,即:
“从未采用过任何数据或不同时期相互比较的方法。”
大白话说就是以论代数,拍脑袋下结论写文章。
并非作者狂妄,因为现实证明,三位经济学家的末日预言并没有发生。
大致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主要工业国的贫富差距开始逐渐缩小,以至于马老师的亲密战友也在感叹“英国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化”。
来源:WID
在资本主义的邪恶轴心美国,1913~1948年,美国收入不平等突然减少。
收入最高10%那拨人,从占全国年收入总额的一半,降到40年代末期的30%~35%。
作为生活在20世纪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注意到这种现象。
在1955年,他乐观的解读了这一现象,并提出“库兹涅茨U型曲线”。
即持续的工业化发展,会让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就像下面这个倒U型。
理论似乎很眼熟,不就是资本主义初级和高级阶段论嘛。
当然,库兹涅茨这个靶子,也逃不掉被批判的命运。
至于库兹涅茨的理论,问题不是数据,而是数据不足。
库兹涅茨死于1985年,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里,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见底回升,出现趋势性的扭转。
来源:WID
U性曲线破产,20世纪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贫富分化,不是倒U,而是正U。
换言之,如果没有外力因素,如战争、社运、政府干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只会让贫富差距不断恶化。
有了数据,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先破后立,作者提出了“资本论”的两个中心论点——资本主义两大定律。
2
两大定律的基础,是一个公式:
资本/收入比
资本是存量概念,收入是流量概念,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个公式就是:
社会总资本÷国民总收入=X年
计算方法不难,计算结果代表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总额,等于X年国民收入之和。
按照WID(世界收入财富数据库)的数据,我国2015年“资本/收入比”是710%,即7.1年,当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万人民币,那么人均社会总资本就是15.6万。
来源:WID
2.2W你也许嗤之以鼻,但如果想想“6亿人月入不足1000”。
你就会意识到,别说5年前,就算现在,2.2W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一笔巨款。
人均收入掩盖了极大的贫富差距,造成收入差距无非两大原因:
一是劳动收入不平等;
二是资本收入不平等。
同样,我国的人均社会总资本15.6万,当然也并非均衡存在。
不同人群间,持有资本的差距恐怕比收入更不平等。
当然,还有群体持有的资产是产权不完整的资产,比如农民。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社会总资本很大一块是名义上属于你,但实际上并不属于你的国有资本。
OK,清楚了资本/收入比的概念,再引入一个变量,即资本收益率,组成资本主义第一定律:
资本/收入比*资本收益率=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
还是拿中国数据算一算。
假设资本收益率为5%,资本/收入比为710%,等于35.5%。
意味着我国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5.5%,剩下的64.5%,就是劳动收入的比重。
用文字描述第一定律,即:
在资本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收入比越高,资本收入占的蛋糕越多,劳动收入就越少,那么贫富差距就越大。
看得出来,第一定律的关键在于资本/收入比。
资本/收入比是怎么来的,构成了资本主义第二定律:
资本/收入比=储蓄率/经济增长率
还是将我国数据代入。
2015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为47.9%,经济增长率6.9%,那么资本/收入比等于6.94。
看来WID的数据基本靠谱。
用文字描述第二定律,即:
在社会储蓄率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低,资本/收入比越高。
这也反映了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结束了高增长,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资本/收入比一路走高,贫富差距也就拉大了。
作者认为,当资本/收入比达到6~7倍,财富将高度集中,“世袭资本主义”将卷土重来。
什么叫世袭?
就是掌握大量财富的人,将财富代代相传,形成一个“食利者阶层”,这个阶层不用工作,光是靠继承来的资本获得收入,就比那些终年搬砖的人高得多的多。
到此,作者给出了全书最重要的结论:
资本收益率>经济增长率。
“在长历史段内,还是我看的准” 来源:网络
财产性收入跑的比劳动性收入快,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内核,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复利的原罪。
虽然我们从道义上谴责不劳而获,但扪心自问,在坐的诸位难道是到市场上来做慈善的?
很明显,研究贫富差距,对投资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
这种启发,不仅表现在微观上,也表现在宏观上。
3
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普通人唯一的选择,就是竭尽所能的站在富的一边。
毋庸置疑,基于“资本收益率>经济增长率”,尤其是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
资本/收入比继续攀升,获得资本收入极端重要。
但选择哪种资产?又以何种方式持有?
这是一个宏观问题。
第一定律中,资本收益率衡量了一年内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利润、租金、分红、利息、版税、资本利得等)带来的收益,其含义广于“利润率”。
显然,不同类型的投资,收益率迥然不同。
有些工厂年收益率可能超过20%,但也可能输得精光。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是企业家,社会上大量资本是通过各种金融市场来配置的。
在长时间段,那些资产表现最好呢?
关于此问题,我们不想着墨过多,有请神图出场:
来源:《股市长线法宝》
与《21世纪资本论》一样,西格尔教授那本名字颇为恶俗的书里,同样采用实证方法,统计了美国各类金融资产200年来的历史收益率。
来源:《股市长线法宝》
结果表明,不管是否考虑通胀,长期看现金才是最大的泡沫,股票碾压了其他一切资产。
关键词是“股票”,“长期”。
但要过“长期持有”这一关,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难过登天。
所以说,价值投资可能是一门理解时间的学问。
除了资产品种和持有方式,其实还有一个宏观启示,表现在历史行程上。
2013年,君临记得信璞归江写过一篇文章《资本市场中速甜点区即将到来》。
他将中国比作一个已过青春期的小伙子,成长速度慢下来,智力发育却在加速。
这个历史阶段,信璞发明了一个词——“中速甜点区”。
所谓甜点(Sweet Point),就是指在网球、羽毛球运动中,在拍面中央附近最佳的击球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他们研究发现:
“工业化国家成长历史中,在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速增长的时期,资本市场会一致性地出现迟到的资本市场高收益期,我们不妨称之为资本甜点区现象。”
美国:1964~1982年,琼斯指数在1000点附近徘徊18年之久,随后18年出现了10倍的飙升。
日本:1960~1968年,实际年均GDP增速高达15%,而同期股指年均涨幅仅2.54%。
韩国:1993~2003年,经济10年高增长,股指却负回报,但在随后经济增速放缓的7年里,股指年化回报却达到15%。
信璞观察到这些现象,却没有解释这个现象。
而资本主义一二定律,恰好可以解释。
我们将一二定律变换一下:
储蓄率/经济增长率*资本收益率=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
在经济高增长时代,分母越大,分数越小,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劳动收入占比就高。
当经济低增长,分母越小,分数越大,资本收入占比就上去了。
抛开抽象的公式,回到现实中,我们再从微观思考这个问题。
4
在完全市场化的行业,经济繁荣期,遍地赚钱机会,会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行业集中度低,资本收益率不高,老板没挣到钱,但工人挣了工资。
这就叫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
当经济降速,容易钱不好挣了,资本退潮,行业洗牌,企业破产兼并,工人失业,但剩下的行业龙头的盈利,反而进入加速的甜点区。
投资者津津乐道的“行业集中度提高”,就是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高。
也是工人阶级的血和泪……
《美国工人阶级》 来源:路易斯-海因
具体有哪些行业呢?
不妨再复习一遍马老师的“无限积累原则”。
这个被马老师称为“资产阶级自掘坟墓”的核心机制,也说明一个励志道理,那些比你过的好的人,肯定比你早懂“积累”这个道理,而且不会等到明天才去践行它。
因为:资本收益率>经济增长率。
资产分有形无形。
对积累有形资产的行业来说:
主要就是不断扩建产能,不断摊低固定成本,让竞争对手痛不欲生,让觊觎者望而却步。
例如空调、化工等重资产行业。
最典型是空调,1994~2006年,全国空调销量增速达到年化31%,但期间龙头企业的盈利年增速只有18%。
此后,空调销量增速一路下滑,但龙头企业年化盈利增速却提高到40%+。
这与欧美经济体表现出来的中速甜点区现象高度一致。
多说一句,这几年,由于2016年楼市暴涨的滞后效应,空调行业迎来一波“回春增速”,以至于奥克斯这种三流货色都敢骑脸格力。
但随着增速拐头向下,笑到最后的,一定还是龙头。
对积累无形资产的行业来说:
一是不断的研发滚动投入,将技术壁垒打造的高不可攀;
二是不断的营销滚动投入,将品牌壁垒打造的密不透风。
前者典型如台积电。
投入巨资研发先进制程,性能的提升,让产品能进一步扩大市场,进而能投入更多研发资金。
后者主要是消费行业。
这几年“中速甜点区”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啤酒行业,具体可以查阅我们之前写的文章。
总而言之,经济增长放缓后,资本和劳动者都将过剩。
过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在追逐各行业剩下的少数赢家,这压制了利息和工资增长。
换句话说,这部分蛋糕被赢家企业拿走了,盈利开始加速。
相比工资的损失,尽管作为资本收入的利息被压制,但投资这些赢家企业的“资本利得”却大幅增长。
赢家企业,构成了各个股票市场中的成分指数,也在结构牛中定义了贫富分化。
5
对投资者而言,洞悉了贫富分化的逻辑,就等于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站在赢的一边。
但对一个国家的来说,有效的减少贫富分化,不仅是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也是这一代改革者青史留名之役。
幸运的是,中国的条件比西方国家好得多。
还是回到资本主义一二定律,将两定律组合起来:
社会总资本/国民总收入*资本收益率=储蓄率/经济增长率*资本收益率=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
各变量中,政策制定者可以直接调节的,主要是:
1、社会总资本
2、储蓄率
XF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那么我们社会总资本就和西方,存在概念上有区别。
根据《GWY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0.4万亿,负债总额135.0万亿,国有资本权益总额58.7万亿。
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64.3万亿,负债总额237.8万亿,形成国有资产17.2万亿。
两者净资产合计75.9万亿,即人均0.54万。
虽然看起来有点少,但国企历来是改革重点,纵观183以来的国企改革,主要有两大方向:
管资本和证券化。
其目的,一是提升国企经营效率;二是重估国企资本价值。
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做大分子,虽然在定律中意味着进一步扩大了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
但资本收入的分配,才是关键,才是全民所有的实质。
那么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就是开了好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公有制资本收入分配之路。
此外,还有农村土地市场的改革,也将让一个庞大群体拥有资本收入。
而管资本和证券化,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建设。
这就与“储蓄率”高度相关了。
中国储蓄率高,一个主流解释是中国社保不健全,导致老百姓多储蓄。
有一定道理,但并非事情的全貌。
国民储蓄率的统计口径,包含了企业、个人、政府等。
按照统计局只更新到2014年的数据,当年各项存款中个人存款占了45.74%,企业存款占了50.91%。
2014年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各项存款分类情况 来源:统计局
占了半壁江山的企业存款,其实是储蓄率波动的主要来源。
因为企业存款,源于贷款。
来做一笔银行放贷时的会计分录:
借:对企业贷款
贷:企业存款
在此过程中,银行并未使用其他客户存款来贷款,而是通过扩表的方式,“凭空”记账创造了货币。
间接融资占大头,贷款推着存款走,这就是中国储蓄率高的秘密。
那么现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注册制大扩容,补上了直接融资这一短板。
直接融资没有货币创造的过程,是企业拿到现金,交出资产凭证;居民现金减少,拿到资产凭证的一增一减。
换言之:
企业减少间接融资,会降低“贷款创造存款”;
直接融资扩容,居民则会持有更多股权资产,减少现金储蓄。
从两个方面入手,降低国民储蓄率。
分子减小,分数减小,也就降低了资本收入的比重。
从两个调节方向可以看到,国家调节贫富差距,无非是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
二是让更多人拥有资产。
尾声
也许有人会嘀咕,减少贫富分化,且不意味着资本收入比重的降低?
多虑了。
贫富分化只能被减缓,不能被消除。
市场,本质上就是优胜劣汰之所,必然有赢家和输家,没有贫富分化的市场经济,好比没有地狱的基督教。
只要坚定的走“市场决定”之路,那么市场一定会奖励聪明的投资者。
还是为那些致力于改善贫富分化的改革者,上山下乡的扶贫干部们鼓与呼吧。
只有这样,拿到手里的资本收入。
才不会那么烫手。
风险提示:资本门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于资本门,由汇鼎(上海)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孵化的一个财经新媒体平台!
资本门,成长型企业&家族的财经PR新媒体
—–为成长型企业FA 为成长型家族FO 打开企业的IPO资本之门 助其家族迈入名门之列!
资本门作为一家专业服务于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以及准上市公司的一站式财经公关服务机构。公司核心团队均来自国内最早提供投资者关系服务、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财经传播及投资者关系管理顾问机构,团队成员曾为境内外5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过IPO,目前已经服务过1,000+企业单位、500+上市企业、300+常年服务项目、200+IPO服务项目、800+活动项目,深受市场和客户认同。
资本门三大业务板块
注:资本门专注于为成长型企业的上市融资之路提供实战专家一对一量身定制方案,为登陆资本市场做好入门级服务。同时,也会推荐资本门VIP家族办公室为其家族的资本保驾护航,使其成为名门望族做好世代传承的准备。本着新媒体的特殊属性,为致力于让中国优秀企业及家族的故事影响每一个想要成长的人,资本门会推出系列栏目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声,为中国梦尽一点绵薄之力。
1.资本门FA投融资咨询
2.资本门PR上市前公关
3.资本门FO家族办公室
喜迎开门红,资本门愿与您携手共赢未来!
资本门财经公关PR新媒体,专注于为资本市场提供一站式多元化财经公关服务内容,为拟上市/准上市/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关系管理、财关服务、活动管理、媒体管理、危机公关等专业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