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首席记者 欧阳晓红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9.4%!资本市场会如何消化这一罕见现象?
中国银保监会8月10日在股市收盘后公布了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平均资本利润率10.3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0.83%,较上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市场乍惊:近年几乎从未出现过如此净利润降幅的中国银行业怎么了?尽管这也取决于银行对坏账计提的拨备,其可对利润空间进行调节。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银行盈利下降原因之一是让利于实体经济,而非自身经营能力恶化的问题。即这是可预期的结果,但降幅之大出乎市场的意料。
与之对应,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双升”似乎暗示不良资产大幅上升之忧。但好在商业银行二季度的关注类贷款较一季度小幅下降,昭示银行目前的资产质量风险可控,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
年中重要经济数据发布之际,相关部委官员亦出来重磅发声。
当日,央行行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的引导使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带动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利率的下行,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使得贷款的结构明显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明显增加。
那么,下半年最大挑战是什么?易纲在回答央视新闻《相对论》给出的“部长答题板”提问时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对实体经济精准滴灌。他表示,实体经济的支持一定要聚焦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这是人民银行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的确,疫情冲击下的中小微企业等部分实体经济仍在嗷嗷待哺……
不过,易纲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经济在全球实现了率先复苏。二季度我国GDP出现了比较强劲的反弹,GDP同比增长3.2%,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而对投资者来说,日趋复杂宏观形势背景下,当前阶段,优质银行可能也会因为业绩调控而出现好的中长期买点。
“不是银行经营的问题”
“让利1.5万亿是此次商业银行利润下降的部分原因。根据央行的表述,1.5万亿元中有利率下行让利9300亿元,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等项内容。”8月10日,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经济观察网。
他解释,除此之外,估计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破产和亏损,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也是利润增速下降的原因。预计随着贷款延期等支持性政策明年到期后,没有暴露的不良贷款将陆续显现,将对银行利润形成新的考验。
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17.7%。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6.6万亿元,同比增长为2.7%。
“这在近年来是非常罕见的,主要是受新冠肺炎影响以及加大对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经济观察网。他指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9.4%,平均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也有所下降。
董希淼解释,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叠加疫情影响,我国实体经济遇到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收费以及延期还本付息等举措,积极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推动企业融资明显下降。
“净利润同比下降不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恶化,而是商业银行大幅度向实体让利的结果。”他说,“同时,面对资产质量反弹压力,商业银行加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较上年末增加5003亿元(其中一季度增加2943亿元,二季度增加2060亿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盈利表现。”
这里,是否还记得银行让利1.5万亿的实质内涵?
一个月前,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曾对“金融机构1.5万亿让利”进行解读——表示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将主要通过三方面予以实现:
一是利率的下行。包括贷款利率下行、债券利率下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的优惠利率贷款的发放,所有加在一起通过引导利率下行,最终会实现大概约9300亿元的让利。
二是两项货币政策新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还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约让利2300亿的规模。
三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包括前期已经减少的收费,后面全年还要继续减免的收费,特别是落实6月1号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通知》。
概之,这三大块加在一起大数是1.5万亿元。
8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央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他说,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18个字,就是“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
按照易纲的话说,货币政策的引导使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带动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的贷款利率都降至历史新低。特别是普惠金融的贷款利率目前在5%左右,比去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
“利率的下行,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使得贷款的结构明显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明显增加。6月末,有授信的市场主体近3000万户,有贷款余额的超过2300万户,这些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易纲称。
此外,银行净息差的空间亦在小幅收窄。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净利润同比下降9.4%,其中,银行的净息差从2.10%降至2.09%,下降了1 BP,净息差有所收窄,包括盈利下降等……由于今年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让利,一方面,今年上半年银行的LPR利率下降30个BP;而实际贷款利率的下降幅度逾30个BP,但银行的负债成本下降幅度相对有限,所以,整个净息差处于收缩状态。
不过,温彬认为,虽然利润同比下降,净息差收窄,但在目前疫情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幅度,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了金融的支持作用。
不可否认,疫情冲击下,一些受冲击的企业出现信用风险,违约也在增加,不良率和
不良贷款余额双升(小幅提升),但二季度的关注类贷款较一季度小幅下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二季度关注类贷款占比为2.75%,较一季度的2.97%下降22个BP。
同期,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0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060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上季末下降0.8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4%,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这也说明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风险总体是可控,经营相对比较稳健,特别是拨备覆盖率虽然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超过180%,远高于监管的红线要求,所以,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抵补能力比较充足。”温彬说。
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除城市商业银行之外,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二季度净息差较一季度均有所下降。
然而,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内经济面临诸多挑战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的“双升”不容小觑。IMF和世界银行分别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9%和 5.2%,世界银行称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
不良?不良!
尽管中国风景独好,央行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即使信贷资产质量目前无恙,防范于未然亦未尝不可。
董希淼坦言,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压力骤增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仍然较为充足,实属不易。不过,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反弹压力非常大的,在内外部环境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严峻挑战。2020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率还可能有所上升,非信贷不良资产业也可能进一步爆发,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具体来看,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27364亿,较一季度的26121亿,上升1243亿,其中,次级类贷款二季度为12918亿,较一季度的11469亿增长1449亿 ;可疑类贷款10653亿,较一季度的10638亿略增15亿 ;损失类贷款3793亿,较一季度的4014亿增长221亿。不良贷款率为1.94%较一季度1.91%增加了3个BP。
所以,“商业银行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置;另一方面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严控新的不良资产产生。”董稀淼说,监管部门要继续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多渠道、高效率地处置不良资产。在服务实体经济、让利实体企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保护好商业银行合法权益。
7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的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指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8月3日,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指出,下一阶段要“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支持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就此,光大证券首席银业分析师王一峰告诉经济观察网,银行盈利同比增速大幅下滑,结合前期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下半年工作要求,银行业中期业绩呈现出了三大特点:
首先,营收预计相对稳定,盈利增速明显下行,拨备前盈利增速与净利润增速差拉大。二季度,行业净息差为2.09%,预示着净利息收入平稳;非息收入占比下降除季节性因素外,还有利率上行对于债券交易和估值的变化。
其次, 资产质量呈现出“大幅度确认不良、大幅度计提拨备、大幅度风险处置”的三个“大幅度”特征。2020年中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但关注率从2.97%下降至2.75%,而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基本持平,拨贷比指标季度环比上升4BP。以上指标组合反映出更多计提的准备用于了风险处置与核销。在加速不良确认的基础上,银行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I9预期损失法准备计量”、“动态拨备制度”等相关安排,未雨绸缪计提拨备,同时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
再者,分机构看,大型银行盈利增速-12%,股份行-8%,城商行-2%。大型银行盈利增速回落更快。主要是大型银行相对更为审慎的财务规划所致。从分机构的盈利增长可知,上市银行中“夹心层”的优质城商农商银行预计中期业绩盈利增速表现将明显好于上市国股银行。
展望下半年,王一峰认为,商业银行盈利增长仍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压制:“资管新规”后问题资产回表对准备的消耗,I9准则下非信贷累资产准备计提的增加,以及存量风险的进一步确认与化解。预计未来银行业营收与盈利增速差将进一步扩大。但是,也应注意到,对于优质银行来说,未来业绩表现不会过分恶化。尤其是在当前阶段,银行业营收增长依然稳定,优质银行会因为业绩调控而出现好的中长期买点。
其实,“未来风险点不在于业绩调控,更多在于中美摩擦加剧下金融制裁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复苏强度的不确定性。”王一峰说。
广发证券一份研报指出,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滞后社融增速一个季度,上半年高达12.8%的社融增速将带动经济反弹,经济复苏至少延续3个季度以上。而随着经济增速向潜在水平回归,宏观杠杆率也将逐步回归至合理水平,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央行开始关注长期问题。
温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小微,精准滴灌,银行在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的同时,会优化信贷结构,聚焦小微企业、制造业,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同时,相对前期,货币政策会出现一些边际上的变化调整。
不过,“因为风险有滞后效应,下半年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但银行加大信贷的逆周期投放,有助于企业保持正常经营。预计下半年的经济将恢复性增长……所以,银行资产质量总体上会保持平稳。”温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