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
金龙鱼,你熟悉吗?做过饭的一拍大腿,熟得很,厨房里还有半桶油和两袋面。作为一个外资企业,金龙鱼完成了很多外资想做,但做不到的成就,它深入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食用油到大米、面粉,时时刻刻彰显着存在感。
就在金龙鱼霸占中国人厨房的同时,国资中粮集团暗握着拳头,紧紧盯着金龙鱼的一举一动。在中国粮油市场,金龙鱼背后的益海嘉里和中粮互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谁曾想,在金龙鱼进军中国之初,双方还曾有过短暂的恋爱史,分手之后又相杀十余年,从品类到概念,从田间地头到厨房,步步相逼。
从如今的市场占有率上,益海嘉里暂时占了上风,品牌、规模、产业链已经不是掣肘它的主要因素。战术层面的竞争只是权宜之计,益海嘉里只有根子上的彻底蜕变,才能应对中粮的攻势以及政策方面不可预估的风险。
8月6日晚,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公告,益海嘉里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借助上市,益海嘉里的主要目的不是融资,而是要突破那条在华发展的关键防线——变身为一家地道的国内企业,彻底摆脱“外资”的限制。
一、借道中粮,完成中国市场普及
很多人想不到,金龙鱼其实是外资品牌。益海嘉里是金龙鱼品牌的持有实体,间接控股股东丰益国际是新加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背后的老板郭鹤年又是马来西亚首富。在中国,郭鹤年布局广泛,较为知名的产业是香格里拉大酒店、北京国贸大厦、金龙鱼食用油。
1988年,郭鹤年命侄子郭孔丰考察中国市场,发现老百姓吃的是散装油。这有其特殊背景,当时中国的粮油还是供给制,国家统购统销,供应通过粮店和粮站系统。品牌食用油的缺乏,让郭鹤年看到中国食用油市场的蓝海。为了顺利办厂开工,外资身份的嘉里粮油(同为郭氏家族控制)决定“借道”中粮。
当时,作为央企的中粮也希望借道外资,进军油脂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广为寻找合作伙伴。有着油脂经验,而且是华人背景的嘉里粮油,无疑是最佳的人选。当时中粮也渴求引外资开辟油脂市场,双方开始合办公司,股权结构错综复杂。
1987年,郭氏家族旗下嘉里集团与中粮旗下鹏利公司,以51:49的股权比例成立了南海投资。后来,中粮又与南海投资以18.7:81.25的股权比例成立耀合公司,鹏利公司又与中国南山以80:20的股权比例成立南海油脂。然后,鹏利公司又将其持有的南海油脂股份转到耀合公司。
这样花里胡哨的股权调配形成一种结果:金龙鱼由南海油脂出品,南海油脂由耀合公司掌控,耀合公司由南海投资掌控,益海嘉里方面正是南海投资大股东。也就是说,即便中粮是南海油脂最大股东,但实际控制权却掌握在郭鹤年家族手中。
1991年,南海油脂开始推出“金龙鱼”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由于价格较高,金龙鱼一度被冷落,后来借助企事业单位发福利油的形式,打开中国市场。1993-1994年,金龙鱼面对原料上涨,油价按兵不动,市场份额快速跃升至20%,完成了中国市场的普及。
就在金龙鱼不断攻城拔寨时,中粮却非常尴尬,不仅不能实际控制南海油脂,金龙鱼品牌也牢牢掌握在郭氏家族手中。在南海油脂以外,郭鹤年家族还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布局了炼油基地,在东南亚布局油棕种植基地。但这些合作都和中粮无关,中粮稀里糊涂地帮对手引路,还一手培育了自己最大的对手。
1995年,中粮另立山头,推出“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与金龙鱼争夺市场。2001年,中粮正式卖掉南海油脂的股份,理由颇为伤感,“因本公司所投资无法控制南海公司之管理,故董事认为应集中及强化资源,以管理及开发本集团享有独家使用权之‘福临门’品牌食用油生产及分销业务”。
(注:由于郭氏家族旗下与益海嘉里相关企业众多,为方便理解,统一称“益海嘉里方面”)
二、伙伴变对手,多回合上演龙虎斗
分手之后,益海嘉里和中粮的对攻开始了。十几年来,双方在品牌、品种、理念等方面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的龙虎斗。
战略调整上,中粮重点发力“福临门”。2005年,中粮确立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战略,要求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产业做好,“福临门”食用油成为中粮和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产品。随后经过一系列调整、整合,中粮在贸易营销网络,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粮油仓储体系,以及研发能力上都大大提高。
益海嘉里方面也没闲着。2006年,丰益国际合并嘉里粮油,把“金龙鱼”纳入国际舞台。嘉里粮油还与益海集团合并成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前身),为“金龙鱼”由调和油的领导者向全面引领市场冲击做准备。
品牌上,在中粮推出“福临门”后,益海嘉里方面陆续推出了16个品牌,包括胡姬花、鲤鱼、元宝、香满园、花旗、手标、巧厨等。品牌矩阵的打造,意在从不同层面、不同品种,从高到低,设立不同定位的品牌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产品概念上,益海嘉里“先发制人”,早在2002年第二代调和油上市的时候,就提出了“平衡脂肪酸”的概念,还在央视打广告,“1∶1∶1”的口号家喻户晓。平衡脂肪酸比例的配方,益海嘉里还申请了国家专利。福临门紧随其后推出“天然谷物调和油”,用“天然谷物”对抗“平衡营养”概念。
推广上,益海嘉里主打“为健康中国加油”,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金龙鱼成为奥运会唯一指定食用油品牌,出尽风头。与之相对,福临门赞助世博会,宣布成为了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粮油产品”,不断构建“福气临门”,“健康全家人”等健康品牌内涵。
除了食用油品类,益海嘉里还和中粮在大米、白面、调味品、洗涤用品等,以及相关的全产业链展开竞争。从当前的数据来看,益海嘉里暂时占据上风。
招股书中,益海嘉里援引尼尔森的数据:按销售量统计,公司使用包装油、包装米、包装面现代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2019上半年市场占有率分别是38.7%、18.7%、27.4%,分别领先第二名约25.7%、6.4%、15.4%。现代渠道包括超市、大卖场、便利店、零售店等等。
体现在数据上,2017-2019年,金龙鱼营收分别为1507.66亿元、1670.74亿元和1707.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84亿元、55.17亿元和55.64亿元。根据2019年的营收数据,1707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日收入差不多4.7亿元,甚至超越上海钢联的1225亿元,如果上市成功,将成为创业板收入最高的上市公司。
不过,战术层面的竞争只是权宜之计,益海嘉里想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并应对政策上不可预估的风险,需要从根子上彻底蜕变。据媒体报道,益海嘉里在华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国内舆论对它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讨论层出不穷。
早在2009年,益海嘉里方面就曾计划在港股上市。兜兜转转11年,益海嘉里如今冲击创业板。对于上市目的,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曾对外表示,“金龙鱼”要在国内上市,融资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上市之后,便能顺理成章地变身成为一家地道的国内企业,彻底摆脱“外资”的限制。
近几年,有中国企业家打算卖掉国内资产,去国外大力布局,也有益海嘉里背后的外资,在中国深入布局,实力能与本土国资不相上下,其中有追逐利益成分,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市场的潜力。如今,益海嘉里已经过会,“内资”身份几乎已经取得,将与中粮等本土粮油巨头将展开新一轮竞争。
目前看来,中国粮食市场空间大,但同质化竞争严重,哪个品牌能优先在消费者中积累更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实现产品差异化,就会有望赢得未来的战场。
参考资料:
《金龙鱼:与中粮福临门对决,调料版益海嘉里帝国在中国扩张之路!》——粮油调味品招商网
《高手过招!从益海嘉里与中粮的“相爱相杀”看商业帝国的成长之道!》——品牌农业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