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角度制定合理政策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清楚地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所面临的局限。 对于货币政策来讲,有两个很重要的目标和目标上的矛盾,一个是国内和国外目标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形成机制,以至于比较可控的汇率,和合工的利率之间的这种矛盾。另外一个矛盾是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矛盾,现在其实整体的CPI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资产价格上升的幅度比较快,那么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的时候,可能会引起资金未必能够流入实体经济,反而会刺激整个房地产领域和资产价格的进一步的上升,所以这是货币政策可能面临的两种矛盾。 对于财政政策来讲,可能面临另外两种矛盾,一个是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就是短期可以刺激经济,但是在中长期,这种刺激经济的效率是不是足够的高,会不会导致债务的形成和今后财政压力的加大这种矛盾。第二种矛盾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跟刚性泡沫相关,就是我们地方政府很多时候利用中央政府的信用增进大量的举债,进行了大量的地方政府经济活动,但是这种财政上压力最后是由中央政府来承担的,这其实导致了我们在讨论这个关于这个赤字的货币化和负利率的一个大的环境和大的背景。 在这种大的环境之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相互了解了对方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局限之后,会更加有利于双方有效地配合,能够实时达到共同的目标和尽可能的减小外部环境对于各自政策的推动过程中的这种限制。 第二点,回到债务的形成,我们看到因为在这段时间经济恢复生产服务的过程中,其实整个国内的债务水平仍然是在上升期,里面既有疫情导致的经济活动停顿和居民家庭财务压力增大的原因,也有这个整个目前的竞争模式和增长方式这种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现在任何一种刺激政策会不会引发债务进一步的恶化,债务对于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还是形成很大的一种压制,这点必须要考虑到。就是说所有目前的资金政策在短期能够复产复工促进经济,但更要考虑在中长期会不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飙升,会不会导致金融稳定进一步的不确定性,会不会导致今后财政状况的恶化,以及会不会导致今后金融风险的加大。所以我们在制定任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要平衡短期的目标和中长期的财政目标,必须要考虑政策短期的收益和带来的潜在的中长期的风险以及成本之间的这种平衡。 第三点,究竟我们中国过去40年成功的经济增长经验里面有多大程度上是我们独特的经济增长模式,多大程度上是因为顺应和遵循了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经济规律。我觉得必须要客观地评价我们在目前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这样才可以制定出这个真正符合经济规律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经济学范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 本文是在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例会上的发言)